当地时间 2025 年 8 月 5 日至 10 日,中国志愿医生组织在埃塞俄比亚开展的 “民心行动” 国际医疗援助项目中,深圳南山华厦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齐卫主任以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当地民众带来光明与希望。齐卫主任深耕眼科公益二十余载,从国内偏远地区到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始终坚守在公益光明之路上。此次公益行动中,凌锋教授表示,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友谊深厚,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深入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齐卫主任成功为埃塞俄比亚前总统夫人实施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在中非医疗合作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巧手施术:35 台白内障手术让患者重见光明
齐卫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 20 余年,擅长各类激光手术、白内障手术等,临床经验与研究深入。自读研起便热衷慈善,坚持 20 余年公益光明之路。深圳南山华厦眼科医院是华厦眼科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眼科机构。医院以 “让每个人都有健康明亮的眼睛” 为初心,将公益作为社会责任,响应 “一带一路”,通过公益医疗传递医者仁心。
爱菲丝路医院此前从未开展过白内障手术,从术前检查、手术准备到术中配合、术后复诊护理,当地工作人员对整个流程毫无经验。面对这场 “从零开始” 的挑战,齐卫主任带领团队逐步拆解教学:从术前检查,到手术器械的消毒摆放;从术中传递器械的时机,到术后滴眼药的剂量控制,每一个细节都示范指导。经过两天磨合,医护团队配合日渐默契,手术流程逐步规范,后续手术开展得愈发顺利。
在这 35 台复明手术中,为前总统夫人实施的手术堪称医学典范。术后第二天患者视力即恢复良好。而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每位患者揭开纱布的瞬间 —— 当模糊的世界变得清晰,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激动地拥抱医护人员。虽然语言不通,但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感谢,成为对中国医生最珍贵的赞誉,也让团队成员收获了沉甸甸的成就感。
面对当地医疗条件的重重困境 —— 手术器械需自备、护士资源匮乏、电力供应不稳定,齐卫主任身兼多职:既要完成精密的眼科手术,又要承担术前检查、术后护理等护士职责,甚至亲自指导义工完成滴眼药、洗眼等基础操作。
二、技术攻坚:突破传染病防控禁区
在完成常规手术的同时,齐卫主任与姚晓明博士合作,成功为 3 名梅毒患者和 2 名艾滋病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手术。针对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特殊性,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并发症。在此次公益行动中两位眼科专家始终秉持着 “以患者为中心” 的诊疗精神,不放弃每一位患者。
三、团队协作:跨国医疗的中国方案
此次义诊由来自神经外科、妇产科、眼科等领域的中国专家组成多学科团队,携带价值 300 万元的医疗物资抵达埃塞俄比亚。齐卫主任所在的眼科团队仅是整体行动的一部分。
技术赋能是此次行动的另一大亮点。针对当地眼科医护人员匮乏的现状,齐卫主任在手术间隙开展术前检查流程到术后护理规范逐一示范。她特别强调:“我们可以定期的再来到这里,为这里的患者进行手术,解决他们眼睛的问题。”团队还表示,未来将定期回访并开展系统培训,助力埃塞建立本土化眼科医疗能力。此次公益行动旨在践行“扶困、义诊、救灾、援外”任务,通过手术、培训等形式提供全方位医疗援助。
四、精神传承:跨越山海的医者仁心
齐卫主任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多次婉拒镜头聚焦,坚持 “手术室才是真正的战场”。这种低调务实的作风,正是中国志愿医生群体的缩影。从凌锋教授发起的一系列公益行动,到此次埃塞义诊,中国医者始终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用行动诠释着 “大医精诚” 的传统美德。